在談及財富傳承的時候,保險作為一種最有效的工具總會被提及,中國爺爺和美國爺爺的故事更會被多次講到。
由于理財觀念的不同,中國爺爺選擇先存夠錢再留下錢,辛苦到死,往往還富不過三代。美國爺爺提前規劃,利用人壽杠桿通過保險傳承財富,不僅晚年幸福灑脫,還能把財富代代相傳。
理念和導致的結果一清二楚,本文不再對過程做贅述。
探討1,為什么相對年輕的"中國爸爸"仍對保險傳承財富不感興趣?
觀念問題,哪怕是年輕的"中國爸爸",也會不自覺地把考量的重點聚焦在"何時回本"?"年化收益多少"?又一次把保險視同理財產品,而忽略了人壽杠桿。當這種思路占了主導的時候,保險公司也只能迎合市場,生前就能拿錢的年金險、儲蓄分紅險、生死兩全險成了熱銷產品,純人壽的產品反而越來越少。
探討2,所有的保險產品都可以實現"美國爺爺"的愿望嗎?
如果您是美國公民,儲蓄分紅型的香港保險產品并不能幫助您實現"美國爺爺"的愿望。這樣的產品在美國被視為MEC(調整過的養老保險合同),美國稅務局認為MEC不是保險產品,而是投資產品。嚴苛的稅收會讓您傳承財富的愿望大打折扣。
探討3,非美國公民買什么保險可以變成"美國爺爺"?
①和人壽掛鉤的、有實際保額的"人壽保障計劃"或者"重疾險"
②可以無限次變更被保人的分紅險
詳見"相關產品"推薦或留言咨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