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沒爭議但容易引發矛盾的話題。
大部分在港經營的保險公司都是歐美老牌保險公司的亞洲總部機構,或直屬分公司,在香港經營都有百年以上歷史。而大陸的保險法1995年才頒布,因此香港的保險業無疑更成熟。
順便說明:澳門保險和香港保險就產品本身而言沒有任何區別,詳見該鏈接:香港保險和澳門保險的異同
香港保險的最大優勢就是高分紅、性價比更高。
儲蓄型保險長期持有年收益率可達6%以上;對于大病險而言,較低的保費可以買到更高的保額。
詳見如下鏈接:為什么香港保險更便宜。該鏈接從稅制、經營成本和投資等7個方面解釋了香港保險高性價比的原因。
香港保險和大陸內地保險的區別
1,香港保險的產銷分離更徹底,銷售渠道多樣化。保險公司員工直接銷售、第三方經紀公司代理銷售等多形式并存。大陸保險尤其是頭部公司仍依賴人海戰術。
2,部分大陸險種通過互聯網客戶端可以直接完成銷售和付款,從而催生大量"網紅險"。香港和澳門在這方面相對"落后"。
3,香港保險的現金總價值由"保證給付"和"分紅"兩部分構成,總體收益在6%以上,但存在潛在的收益波動。大陸保險不提供分紅,強制儲蓄、提前鎖定逐步下調的存款利率才是產品的核心,因此大陸保險的總體年化收益一般偏低,大概只有3.5%左右。
4,大陸保險繳費和行政流程都比較便捷,香港相對繁瑣。
5,大陸和香港對經紀公司以及經紀人的管理和要求存在巨大不同。
詳見鏈接:香港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一樣嗎?和大陸保險中介存在5大不同
6,香港保險更豐富、且多樣化。可以為腹中沒有出生的胎兒投保、同性戀人可以互保、兒童的大病險可以買到100萬美元的保額且免體檢、部分險種可以變更被保人、一個保單可以傳N代等等。以上,大陸保險均無法做到。
香港保險的不足:
1,智能化程度不如內地。內地保險業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,一個APP通過人臉識別就可以在線實現的業務,香港依舊需要簽字、郵寄文稿才能完成。
2,香港保險不能在內地銀行貸款。大陸眼花繚亂的"保單貸"、"信用貸"均和港險無緣。盡管相當多的香港保單可以通過質押在香港銀行貸款,年利息不到2%,但拿到的貸款流程相對繁瑣,資金進入大陸存在暫時的困難。存在香港遠水不解內地近渴的尷尬。
3,因為2016年10月份外匯管制的收緊,香港保險的繳費以及理賠款進入內地存在暫時的不便。但上述不便很快就會徹底成為歷史,香港保險公司在深圳大灣區成立服務中心很快就要落實到位,澳門保險公司也會在橫琴設立售后服務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