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業多年,發現買定期壽險的客人真心不多。投保的客戶也非常有意思,大部分都來自國內的銀行或者是高校的老師,也有少部分保險同行。
定期壽險看名字就知道,是定期的。例如定期20年,在這20年內萬一不幸身故,受益人就可獲得身故賠付,它的意義在于轉移20年內有可能發生的風險。例如有個客人,買了一個很小的學區房,欠銀行400萬,貸款20年。于是他投保了20年期定期壽險,保額就是400萬,很明顯他計算過,萬一這20年內他走了,400萬理賠金可以讓太太拿去還清房貸,不影響愛人和孩子的生活。
定期壽險的保費便宜,杠桿非常高。但并不被大多數人接受,大眾的想法是如果這20年我活的好好的,保費不是白交了?奇怪的是車險也是消費型的,大家反而年年買,不管有沒有出險。
也有朋友希望是保終身,離世后可以妥妥地給孩子留一大筆錢。于是終身壽險出現了,但貴了很多,因為人總是要走的,保險公司100%要理賠。但現在的定期壽險有了很大的改良,中途也可以改成終身的,保費依舊很劃算。
另外,最新的終身壽險是可以增額的,活的越久身價就越高,如果90歲離世受益人能拿300萬,那100歲離世的話受益人就有可能拿500萬,因此子女非常希望買了增額終身壽險的老人無病,長壽,也因此促進了家庭和諧。但這種增額的終身壽險價格就更加貴了。
人性總是貪大求全,因為不管什么壽險,只繳費等死,中途沒錢拿總歸令人難以接受,于是生死兩全的增額終身壽險開始熱銷。在世的時候可以拿錢養老,走了還可以給受益人留一筆錢,用的多就留的少,留的多就要少領錢,如此兩全。不過這樣的險種價格更貴,在壽險里是最貴的,偏偏是賣的也最好的。
只賣貴的,只選貴的,當真皆大歡喜。